乡镇财政作为国家财政体系的“末梢神经”,既是政策落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是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的核心支撑。近年来,枣阳市财政局扛牢“稳经济、保民生、促发展”的职责使命,加强对乡镇财政工作的指导和管理,乡镇财政在资金资源统筹、提升监管效能、优化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迈上新高度。
强化多层统筹,财政效能充分发挥。协调推进财政资源、财政资金和财政监管“三驾马车”,对国有“三资”实行卡片化、动态化、项目化管理和分类分级统筹调度;将债券资金、一般公共预算资金、政府性基金统筹安排使用,优化配置支出结构;整合放大财政监察、会计监管、绩效评价等监管力量,强化内控体系建设。同时,建立“项目库+预算编制”联动机制,结合乡镇发展需要与财力实际,精准编制预算,强化预算执行,确保地方政府平稳运行。
探索创新路径,监管手段科学精准。积极履行财政职能,构建“两办一仓库”管理模式,三位一体协同发力。成立乡镇项目办,强化资金监管。成立由镇财政所牵头、抽调相关单位人员组成的政府投资项目办,集中办公,从立项初审、项目评审、资金拨付到决算审计,全程参与,严格把关,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管,有效避免了财政资金挪用、浪费现象。以吴店镇为例,仅2024年就审减项目支出642万元。设立乡镇统管办,规范财务流程。抽调精兵强将,集中会计核算,对镇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统一核算管理,重新核定人员经费、公用经费标准,打破了以往各单位无序要钱、分散记账、各自为政的局面,减少了财务处理的随意性和错误率,精减了财会人员,降低了行政成本。数据显示,吴店镇2024年“三公”经费较上年压减1264万元。搭建政府仓库平台,优化资产管理。针对乡镇国有“三资”管理不规范、财政资产存在较大漏洞隐患等问题,构建由镇财政所负责的物资保管仓库,将镇直行政事业单位的空调、电脑、桌椅、防疫物资、救灾物品、应急抢险物资等统一清查登记、集中储存、规范摆放,建立物资出入库登记台账,根据实际需求调配使用。据统计,吴店镇2024年登记造册物资725件,调配使用283件,实现了物资循环利用,减少了资财浪费。
赋能数字管理,服务绩效明显提升。一方面,打造“一卡通”智能监管平台,构建强农惠农资金“事前审核+事中监控+事后评价”的全链条监管体系,实现资金流向可追溯、异常操作可预防。吴店镇2024年共发放惠农资金1829万元,并对50亩以上种粮大户开展“回头望”工作,追回违规资金两笔共计7263元,保证了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。另一方面,建立乡镇智慧财政协同平台,将各类财政代管资金协同监管办理,做到基层财政业务“明白办、快速办、一站办、在线办”,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,优化便民服务,提高监管水平。此外,构建乡镇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,实现“需求申报—招标评审—合同签订—履约验收”全流程线上运行,建立“负面清单+信用评价”机制,清理违规供应商,对信用优良企业实行“免缴保证金”政策。吴店镇2024年政府采购周期平均缩短30天,供应商投诉率同比下降70%,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。
通讯员:李传萍 习子君
编辑:喜荣
责编:杜军
审核:谢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