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填表造册”看似是“小事情”,却是事关基层干部和群众的“大问题”。2024年以来,我市以“一套表”改革为抓手,通过精简表格数量、规范证明事项、优化服务流程,让社区工作者从“表格台账”中解脱出来,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,实现了从“疲于应付”到“主动服务”的转变。
近日,南城办事处沙店社区居民江先生在办理业务时,对社区的高效服务感到十分满意。这一变化得益于社区严格落实基层减负政策,对重复证明、循环证明等“奇葩证明”说不。
南城办事处沙店社区居民 江天峰:以前办个事要跑几趟开证明,现在很多材料都不用提供了,省时又省心。
数据显示,2023年前,沙店社区年均开具证明超2000份,而今年目前开具还不到400份。减证明不是减责任,而是通过信息共享、流程再造,让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。
南城办事处沙店社区工作人员 陈靖:以前每天光是应付各类报表、台账,填写各种重复的信息,就要花费好几个小时,整个人被这些繁琐的纸面工作弄得特别疲惫不堪。自从改革以后,那些不必要的报表、台账大大减少,我也有更多时间主动上门代收医保,特别是社区老年学校,我也能抽出时间,发挥所长,担任主持人和志愿者,给辖区长辈们带来温暖的服务和快乐的陪伴。
通过梳理证明事项清单、对接部门数据互通,以往需要群众“自证”的事项,如今可通过系统核验或部门协查解决。
南城办事处沙店社区居民 杨运芝:过去我们得专门跑到街道办,现在下楼就能缴费,还能现场咨询问题,实在太方便了。
此外,社区还组建了“红色代办队”,为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;通过“网格走访日”收集群众需求,提前化解矛盾隐患。今年以来,社区累计上门办理业务1200多件,化解矛盾纠纷60多起,群众投诉量同比下降45%。
南城办事处沙店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 孙康:减负让我们从‘填表报数’中抽出身来,有更多的时间倾听群众的声音。以前我们干部和工作人员每天都坐在办公室,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走访群众,摸清群众需求。沙店社区通过建立“一站式”服务大厅、推行“一窗通办”,整合考核事项,将原先分散的20多项台账压缩为5项,会议频次减少了30%。现在我们平均每周都能有3天的时间深入到群众家中,面对面收集群众的急难愁盼,干部们得以轻装上阵 ,将精力投入社区的环境整治、文化活动组织等实事中来。
我市在“一套表”改革基础上,借鉴省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平台建设的经验,按照“一标到底、一图支撑、一库归集、一次申请、一网联办”的“五个一”工作思路,搭建了“枣事早办”综合服务平台,设置“我要办事”功能,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。
市民 刘婷:过去,就医费用报销流程时间比较长、材料比较多,办理一次需要两个月才有结果,需要跑十几次。现在通过“枣事早办”综合服务平台“就医费用报销一件事”申报,只需在行政服务大厅申报几分钟就可以申报成功,15个工作日报销金额就能到账,不需要来来回回的跑,既省心又省力。
我市自推行“一套表”改革以来,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报表随意报、频繁报、多头报等问题,紧盯干部“累点”,直击减负“痛点”,将基层年度需填报表数量从341项减至41项,减幅达88%,实现了基层干部时间从“紧张”到“宽松”、状态从“紧绷”到“放松”、经济从“紧巴”到“轻松”的转变,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。
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、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舒伟:下一步,我们将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、基层负担减轻没减轻、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没提升为根本标准,通过搭建“枣事早办”综合服务平台,实现服务集成和政务集成,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,全力结硬寨、打呆仗,做潜绩、求远功,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,为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枣阳力量。